图片

沙巴体育_现金体育网-在线|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

浅谈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圆形人物

来源::未知 | 作者:沙巴体育_现金体育网-在线|官网 | 本文已影响
  论文关键词:中西方 文学作品 圆形人物 典型人物 艺术魅力
  论文摘 要:在东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圆形人物有着不同的姿态。本文试图通过选取不同的人物,从一个新的视角分析和展现圆形人物的独特魅力。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其著名的文艺批评著作《小说面面观》中说道:“我们可将人物分为扁平和圆形的两种。”而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这两个新的美学概念,现已在评论实践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下面,我从中西方典型的文学作品入手,分析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不同圆形人物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圆形人物——以《威尼斯商人》和《红字》为例 
  威廉·莎士比亚在他的一生中塑造无数多个经典、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而其中,哈姆雷特、夏洛克和福斯塔夫并称为莎士比亚三大典型形象。约翰·威尔逊曾称夏洛克问题为:“莎士比亚戏剧中除哈姆雷特之外,最令人困惑的性格问题。” 
  提到夏洛克,我们就会联想到他的贪婪、吝啬。然而真的只是这样吗?普希金曾做过这样的对比:“莎士比亚创造的人物,不像莫里哀那样,是一种热情或某一种恶行的典型,而是活生生的,具有多种热情,多种恶行的人物。莫里哀的悭吝人只是吝啬而已,莎士比亚的夏洛克却是吝啬、敏捷、怀复仇之念、抱舐犊之情、而又机智灵活。” 一方面,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那样,夏洛克作为一个资本借贷商人,掠夺金钱、聚敛财富是他生活的唯一目的。但是另一方面,夏洛克作为一个人,一个生活在基督徒社会里的异教徒,他又是一个深受种族歧视迫害和宗教压迫的牺牲品。面对强大的以安东尼奥为首的基督徒人群和以公爵为首的法庭,他说道:“他们侮辱我的民族……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就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就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此时的夏洛克表现出了威武不屈的骨气和据理力争的勇气。夏洛克作为一个高利贷者,他贪婪残忍,但作为一个生活在基督徒社会里的异教徒,他又有强烈的民族的被压迫感和为民族伸张的激情。 
  如果说夏洛克形象打破了以往对于所谓的“坏人”形象的描写,那么在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便是对一贯所谓“好人”形象的突破。小说的女主人公海丝特漂亮、能干,然而她也有着虚伪的一面,这集中体现在表面的循规蹈矩和真实内心的不一致上。她为了自己想要的婚姻背叛了婚姻、背叛了丈夫。她表面公开认罪,努力做着人们眼中“慈善的修女”,实际上处处显示着她对于教会权威的反抗。打扮得光彩夺目的珠儿是海丝特内心深处抗争的外现,最后她和牧师的密谋出逃是对自己爱情的强烈追求。 
  不管是夏洛克,还是海丝特,都不是能够用一个简单的意念和特性就能表达出来的。因此,圆形人物的塑造,更重要的是将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中,从而来赋予人物一种“灵魂的深度”。 
  二、东方文学作品中的圆形人物——以《孔乙己》为例 
  当读完《孔乙己》,我们感受最深的不是作品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鲁迅先生倾注心血刻画的人物形象——孔乙己。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的复杂性,鲁迅先生将其置身于五四运动前“新旧文化”尖锐冲突的交替时期。在孔乙己的身上,喜剧效果和悲剧色彩并存,同情与批判同在,可以说,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孔乙己这一圆形人物的性格特征,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概括: 
  首先,追求功名,幻想“学而优则仕”。孔乙己是别人眼中的笑料,不管旁人怎么捉弄他,都没能真正触及他的痛处。只有当别人问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呢?”就使神色大变:“立刻显出颓唐”,脸上罩上了一层灰色。从这里可以看出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对于人们心灵的残害和灵魂的扭曲。其次,好吃懒做,迂腐自欺。“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不仅如此,当别人揭他伤疤时,却用“夫子之训”来聊以自慰、自欺。即使是在科举之路彻底断绝的情况下,也还极力保持着这种迂腐的思想,陈旧的生存方式,并在心理上还自认为与众不同,高人一等。这种心理性格,正是受到了封建教育毒害。 
  鲁迅先生在毫不留情地将孔乙己性格的阴暗面展示给读者看时,又无意同情孔乙己性格中的善良。在遭受别人的冷嘲热讽而感到孤独寂寞时,他主动叫小伙计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可是这些人性的“闪光点”也逐渐被这个社会所消磨光了。以至于在读完这部短篇小说时,一股莫名的悲凉油然而生。黑格尔指出典型人物的第一特征就是“丰富性”,“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预言式的抽象品”。孔乙己是“一个整体”、“一个世界”、“是完整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单一的性格特征式的抽象物,他是一个活现于纸上、呼之欲出的圆形人物。 
  三、圆形人物的塑造及艺术魅力 
  圆形人物的塑造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赋予了欧洲文艺复兴这一重大的时代背景,同样,孔乙己也被鲁迅先生设置在清朝末年、五四运动前“新旧文化”尖锐冲突的交替时期。 
  圆形人物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圆形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和多彩。无论是夏洛特、海丝特还是孔乙己,都呈现出了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但更主要的,圆形人物的艺术魅力来自于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刘再复说过:“伟大文学的根本使命就在于展开生命个体的灵魂冲突。”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圆形人物与扁形人物是不分上下的,扁形人物也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的。正如佛斯特所言:“一本复杂的小说常常需要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出入其间。”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圆形人物有着不同的性格,但是成功的人物塑造不仅会让人物具有立体的性格,充分展现其人格的独特吸引力,而且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特征,赋予了人物一定的社会思考。可以说文学是时间的艺术,不宜作静止的描绘。 
   
  参考文献: 
  [1]《性格组合论》 刘再复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9年1月第一版 
  [2]《小说阅读技巧》 陆逐编著 1992年06月第一版 
  [3]《论人物形象理论的发展——从类型说到典型说》 邱紫华 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4]《现代小说的多元建构》张德林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12月第一版 
  [5]《文学概论精解》 徐中玉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年03月第一版 
  [6]《小说面面观》[英]爱·摩·福斯特 苏炳文译 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沙巴体育_现金体育网-在线|官网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